繼承人姓名 | 楊曉琳 | 指導老師姓名 | 李勇 |
本月跟師臨證(實踐)主要病種(內容):面癱大多發病較急,其病因病機多與勞累過度、正氣不足、脈絡空虛、衛外不固,以致風寒或風熱乘而入等因素有關,致使筋脈失于濡養,遲緩不收,故出現歪斜。 | |||
本月跟師心得體會(要求理論聯系實際,不少于1000字??筛巾摚?/span> | |||
經筋為古代對筋、肉系統的統稱,經筋痹癥見疼痛、筋攣,筋急屈伸不利,運動受限等。臨床上經筋痹可以筋痹稱之,就如楊上善所言: “經筋,感寒、風、濕三種之氣所生諸病皆曰筋痹?!爆F代臨床常見的面癱、頸椎病、中風后遺癥、骨關節炎、肢體痙攣性癱瘓、頑固疼痛等疾患皆歸為經筋痹范疇。經筋的功能多賴于陽氣調節,病變亦與陽氣密切相關?!鹅`樞·本臟》曰: “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合者也……衛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腠理致密矣?!碧崾拘l氣行于皮膚腠理,當衛陽充盈固密時,可防御固護肌表,進而對抗外邪侵襲,因此陽衛之氣的不足與失常是邪氣侵襲的前提。外邪雜至,痹阻陽氣;《素問·痹論》曰: “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碧崾窘浗畋灾饕∫驗轱L、寒、濕等邪閉阻所致,風、寒、濕皆為陰邪,張介賓有言: “陰寒之氣,客于肌肉筋骨之間,則凝結不散,陽氣不行?!笨梢婈幮扒忠u于經筋,陽氣運行郁閉,不能抗邪,以致經筋痹。另外,《靈樞·周痹》 指出: “風寒濕氣,客于外分肉之間,迫切為沫,沫得寒則聚,聚則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則痛?!毙翱徒浗?,阻滯陽氣,導致津液凝聚產生 “沫”,進而形成津液 “澀滲”,久則卡壓經筋,使損傷進一步加劇。風寒濕邪雜至,氣血津液留滯,傷及經筋,陽氣進一步耗損,無法濡養經筋,使筋痹糾纏難愈。四、從疏導陽氣論經筋痹的治療經筋痹是內因衛陽不固,外因風寒濕邪外侵,導致寒凝經筋、陽氣不行。因此人體陽氣的調暢與充盈對經筋痹的發生與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陽氣多行于表,與經筋循行位置極為相似?!端貑枴け哉摗吩? “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于肓膜,散于胸腹?!?又《靈樞·終始》曰: “陽受氣于四末?!倍浗畹姆植挤秶?《靈樞經校釋》記載為 “起于四肢末端的爪甲,結于關節,上于頸項,終于頭面”“位于人體表淺筋肉間”,調其陽氣,驅邪外出,同時恢復經筋的滋養,從而達到治愈經筋痹的目的。因此從調暢陽氣入手,探討經筋痹證的治療有著重要的臨床價值。溫陽除痹,疏通氣機?;疳槾谭? 經筋痹, 多以陰邪為主, 故宜用溫陽祛邪、疏通氣機的燔針刺法?!额惤洝吩? “因火氣而散寒邪也?!被鸺搓?,寒即陰,寒遇火則散,溫熱之氣滲透入內,一方面祛除陰邪,另一方面氣血運行調暢,使經筋得以濡養?!鹅`樞·經筋》 論述經筋病癥后 “治在燔針劫刺”, 《《靈樞·官針》又曰: “焠刺者,刺燔針則取痹也?!?可見燔針就是焠刺、燒針之意,現代稱為火針。溫針灸: 溫針灸即針入患處后,于針柄加艾柱,《景岳全書·卷十一》曰: “以灸治者,當隨其急處而灸之,蓋經脈既虛,須借艾火之溫以行其氣,氣行則血行,故筋可舒而歪可正也?!笨梢姶朔ㄖ饕峭ㄟ^艾灸的溫熱以行氣,促使經筋得其濡養,達到治療經筋痹的效果?!办僖?外治法: 《素問·血氣形志》 曰:“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迸c針刺法的直達病所不同,熨引使用經過加熱處理的藥物,敷于患處,通過藥物的溫熱與藥效滲透患處部位,以益氣溫陽、疏通氣血循環以除痹,恢復經筋濡養,達到治療的效果。擴大針刺面積,疏導陽氣;針刺手法疏導經氣,以祛筋痹之邪,使經筋得以柔順,解除筋痹。 簽名: 年 月 日 | |||
指導老師批閱意見(不少于100字):
簽名: 年 月 日 |